为激发2025级新生创新创业热情,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9月16日晚,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江婷婷副教授为新生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新创业入学教育讲座,2025 级三百余名新生踊跃参加。

江婷婷老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成绩斐然,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共20项;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凭借卓越表现,江婷婷老师连续两年荣获鲁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讲座中,江婷婷老师首先结合自身丰富的指导经验,向新生们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指出,在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深刻重塑就业格局的当下,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为了让新生们对创新创业有更直观的认识,江婷婷老师分享了多个生动的案例。其中,她重点介绍了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所指导的《碳纳米点共价组装体——高性能生物医用光热转换材料》项目。该项目聚焦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成功构建碳纳米点共价组装体,大幅提升光声成像和光热杀菌的协同诊疗效果,最终荣获国家级三等奖。从项目的选题、研究思路的确定,到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后期的优化打磨,江婷婷老师深入剖析了整个过程,让新生们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在互动环节,新生们积极踊跃提问,就如何平衡学业与创新创业、如何加入实验室组建团队等问题与江婷婷老师展开热烈交流。江婷婷老师一一耐心解答,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善于从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此次讲座,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们对创新创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得到极大地激发,这为他们在大学生涯中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命科学学院也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立足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抓手,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