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sky
新闻动态

院系巡礼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立足特色,强化实践,融入产业, 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发表日期:2025年05月09日 14:14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84年,2011年与张裕公司联合成立葡萄酒学院,2020年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合作成立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2021年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获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示范点。

1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史

办学四十载,学院秉承“格物致和,德植生科”的生科精神,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强院、质量建院、特色兴院”办学方针,以生命与健康为发展理念,倾力打造“学科建设聚焦一领域----生命与健康、专业建设聚焦一品牌----生物科学、服务社会聚焦一产业----生物制药、国际交流聚焦一特色----葡萄与葡萄酒”的“四个一”工程,逐步发展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的应用型高水平学院。

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3学院专业设置

栉风沐雨,踔厉奋发,桃李芬芳。学院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上万名本专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有500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考取博士。产业界涌现出绿叶生科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殿波、山东丰腾牛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康、广东万海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相鲁等优秀企业家;金融界涌现出北京君和瑞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利富,烟台宏桥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东伟等金融领域专家;科技界涌现出国家杰青林强和梁振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晓娟、国家千人专家孙士生等优秀科研工作者;教育界涌现出省特级教师谷萍、李向红,齐鲁名校长张耘等教育名师,优秀生科校友遍布全球,被社会各界誉为“鲁大生科现象”。

一、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打造全环境高质量育人体系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扎根基础教育、根植红色教育”办学理念,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12666”大思政工作育人体系,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高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版《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实践与探索》等著作5部,建设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动植物标本馆。《生物化学》思政教学在“新华思政”平台展播。两名教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研究生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和“山东省首批研究生样板支部”。200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一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学院先后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鲁东大学标杆学院。2020-2024连续五年获批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导百余篇。

4党建工作成效展示

5党建工作荣誉奖牌

二、坚持人才强院,引育结合,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制药系和生物工程系3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9人。拥有全国人大代表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1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6人次、市厅级人才称号专家5人次;博士、硕士生导师34人。学院还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聘任兼职教授30余位。

6全国人大代表

学院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强化产业教师队伍培养,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以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创新大赛为抓手,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提升师德修养、育人能力和教学学术水平。学院先后培育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称号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务工作先锋1名;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7教师省级教学比赛获奖

8学院优秀教师代表

加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协同发展,鼓励教师深度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近5年,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35人,占比53%;派出13位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深度参与新药研发等12个产业化项目;校企联合开发《GMP教程与车间设计》等产业化课程5门,培育具有产业化视野的新型教师队伍。

三、坚持质量建院,产教融合,梯级赋能培育产业人才。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迫切需求,充分发挥生物学一级学科的优势,坚持以学科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进专业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成立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以培养“基础理论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产业技术化人才为目标,打造“基因育德、绿叶育情、实践育技、合作育能”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育人体系,以一流学科引领一流产业人才培养。

9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

学院聚焦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及技术发展态势,依托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不断加强课程体系的“数智化、阶梯化、模块化、产业化、前沿化”建设;构建了“三实·三进·三阶”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三个一批”实践实训平台,实现课堂与企业车间、理论讲授与生产实践、授课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 “三融通”。坚持课程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学科、优势领域和优势团队的参与带动,以毕业论文(设计)与科研训练促进本科生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双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层次显著提高。

图10 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整合到教学方法创新,从教学内涵建设到教学手段更新,逐渐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山东省生物学教示范学中心1个,山东省基层教学组织1个,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获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示范点;建设一批优质课程资源,获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山东省精品课程4门,智慧平台在线课程8门,其中,《生物学海滨实习仿真教学》获山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一流课程。

图 11 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图 12 学院部分优质课程

四、坚持学科立院,强化平台建设,构建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不断加强专业平台建设,拥有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平台,以及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市重点实验室、市工程实验室、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市厅级平台,为产业化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的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条件。

图13 学院平台建设

近五年来,学科团队承担纵向课题共33项,经费总额达2317.4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6项;成果转让、咨询与服务等横向课题共79项,经费总额达1393.528万元。师均科研经费24.74万元/年。在Nat. Commun.、AFM、Nano Let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Top期刊发表论文51篇。

图14 学院部分科研成果

五、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交流,打造合作办学鲁大样板。

2011年起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共同开设生物科学(合作办学)专业,2013年、2022年均顺利通过教育部办学评估。2022年,学院瞄准中国葡萄酒领航产区,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共同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合作办学)专业。双方开展教师互派访学项目,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深入推进葡萄酒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已经与德国耶拿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同时,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国际教育接轨,大力促进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助力“产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2023年生物科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烟台市葡萄酒人才培养项目。

15国际化人才培养

16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五、坚持服务地方,产教融合,统筹社会力量办学取得突破

2023年学院联合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协同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家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葡萄酒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承办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制药专业教育研讨会,2024年,联合黄河流域39所高校,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并主办首届黄河流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举办“龙行高校”中国葡萄酒校园公开课培训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5项。

17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制药专业教育研讨会

六、坚持价值引领,产出导向,推动本科教育提质增效

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来,本科生获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6项、省级银奖1项、省级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1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银奖2项、省级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3项,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

18本科生“三大赛”、学科竞赛获奖

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考研率一直保持在52%以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中国教育报》2024年9月4日和9月18日先后以《创新“双卓越”模式 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一)》《校地协同创新 为专业群发展注入动能——鲁东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二)》为题对学校“双卓越”人才培养经验连载报导。

19《中国教育报》刊登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生命科学学院将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生命与健康”发展理念,遵循生命科学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山东区域特色与发展战略,立足国情校情,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构建满足新时代产业化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教育,以新工科建设统领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