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鲁东大讲堂”学术讲座,邀请国家杰青、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主任郭跃伟研究员作了题为《蓝色无垠的海洋—创新药物的宝藏——我的30余载向海问药之旅:思源温故、展望知新》的学术报告。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多位老师、研究生与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郭跃伟研究员以海洋天然药物研究为核心,系统回顾了其30余年来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活性成分发现及药物研发领域的探索历程,分享了在海洋软体动物与其食源生物的化学生态学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并结合中国生物资源的研究案例,系统阐述了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活性天然产物、结构鉴定、功能研究、合成优化到成药评估的全链条创新路径。郭跃伟研究员的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郭跃伟研究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为参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前沿交流学习机会,扩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郭跃伟研究员进行学术报告
郭跃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级)、博士生导师,曾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2008−2020),并担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PI。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1年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奖励及称号。200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及“德彪-CCRF”一等奖。2008年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0年获得德国爱尔伏特科学与艺术学院“Paul J. Scheuer海洋生物技术奖”(唯一获奖人)。2011年获得上海药学会“上海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23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技术奖”以及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逾2500,H因子达55。主持承担和参与国家(包括863、973、科技部重点、新药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优秀群体等)以及中科院、上海市基金50余项。入选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共同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及“全球顶尖科学家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单,且连续多年荣登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撰稿:王馨叶 审核:张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