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学在深处、谋在细处、干在实处,聚焦“一融双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强化深学,培根铸魂凝心聚力
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立足学院实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强化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大学习”,用实劲,务实功。深化“四学”体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6次,开展专题党课6次,组织党员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纪念馆、广饶刘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现场教学,赴黄河三角洲开展“以学铸魂践忠诚,以学促干立新功”党性教育活动,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生命科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党建思政、意识形态、人才队伍、教学科研、廉政文化建设“五项责任制”落实。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机制顺畅,在“三重一大”事项上把关定向,实现党建引领治理提质增效。强化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党建示范带动,出版《新时代高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南》,入选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学校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重点项目,获评校微党课二等奖1项,《基于OBE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就业实习基地》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学习强国”师生参与度名列全校前茅。邹宁教授连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获评“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先锋”和“烟台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在全国思政网“育人号”发布50篇,在学习强国、光明网、大众日报等媒体发布转发21篇。
紧扣细研,聚焦问题深入调研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学院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结合学院事业发展现状和职责任务,深入高校、社区、企业、教学管理基层一线,开展党员干部能力作风问题调研,聚力打造作风优良、素质精干、能力过硬干部队伍。聚焦产教融合和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赴国内5家高校、24家知名企业和6个社区开展调研,积极探索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成功组织“2023年教育部生物制药专业虚拟教研室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制药专业教育研讨会”等4次全国全省会议和赛事,以会助研,以赛促学,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立足融合,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八维八行八同”党建业务融合新范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施组织设置“优化行动”,将原有教工支部重组划分为管理服务人员、生物科学、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4个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占比达75%,实现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思政育人、管理服务方面的有效覆盖。成立师硕本联合党支部,搭建起联合支部互助、师生支部共建和校企支部联建平台。凝练支部特色文化,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筑牢“浸润式”组织育人载体,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天候、全覆盖”社区党建模式,课题《“五式”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新范式》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专项课题立项。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开展“德植生科·支部走在前+”党建品牌创建,聚焦教育教学、科研攻坚、考研就业、平台建设、服务社会5个中心工作,发挥支部“聚”效能,用好“联”力量,实施党员分类管理“赋能行动”,扎实推进“头雁领航”工程,以“雁阵效应”引导广大党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开展“红磁场”聚能工程,将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融入教研链,擦亮“为生携手 相伴成长”党建品牌,促进党员分类管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深度融合。与高校、企业、社区开展共建活动8次,创建“人人都说生科好”“学党史、颂党恩”品牌3个。“1+3+8+3+N”思政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真正破题见效。
党建与业务融合取得阶段成果。学院全年科研立项34项,纵向课题10项、横向课题27项、专利转化4项。新立项总经费达731.41万元,其中纵向经费231.41万元,横向到账经费500万元,专利转化经费12万元。发表核心以上科研论文48篇,其中SCI 1区4篇,2区14篇,3区11篇,4区8篇,EI收录2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期刊论文2篇,TOP期刊1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生物科学中外合作项目入选“山东省首届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立项项目”。获批养殖环境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4项技术成果获得转化。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教师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特等奖及一等奖4项。研究生、本科生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4篇,1人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生命科学学院)